查看原文
其他

郭毅浩 || 江苏南通:系统推进,护航域内每所县中优质特色发展

郭毅浩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-08-28

导读

严禁跨县招生,严禁市校去县中掐尖;赋能干部教师,稳定县中优质师资;重视教研科研考研,县县都有学科基地.....南通市的真抓实干,让南通所辖县中校校都出彩。


 

全文共5103字,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
 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、编辑费、版面费
《中小学管理》唯一投稿邮箱: 
zxxgl@bjie.ac.cn

2021年底,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中,明确提出“完善普通高中办学管理体制,加强省级统筹,强化地市和县两级办学主体责任,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以地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,促进市域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协调发展”,强化了地市级政府统筹谋划辖区内县域普通高中(以下简称“县中”)发展的主体责任。


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,东临黄海、南依长江、紧邻上海,辖三市一县三区,常住人口770多万。多年来,南通始终致力于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整体协调发展,加强政策设计,优化教育治理,强化市县两级政府保障责任,优化县中发展社会环境,努力办好区域内每所县中,推动所有县中优质特色发展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,形成了县域高中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良好生态。

 



加强统筹,完善普通高中办学管理机制

 

推动县中优质特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。目前南通全市共有普通高中48所,其中县中40所,占比83.33%。所有公办县中均已建成江苏省三星级以上高中,其中75%的学校已成为四星级高中,赢得当地老百姓的充分信任和广泛支持。


1. “关键少数”,配强建优


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人,南通高度重视县中校长及党组织书记的配备,市、县(市、区)两级党委从严把关,遴选教育系统精通业务、擅长管理、群众认可的同志担任校长和书记,配准配优这些“关键少数”。同时,我们通过专题培训、实操锻炼等方式,切实提升校长和书记们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。市政府专设南通市“领航校长”评选等,为校长专业进步搭建平台,更好地发挥名优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
2. 属地招生,严禁“掐尖”


为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,南通建立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平台,实行严格的“属地招生”政策。多年来,我市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按施教区招生,不得跨区域选拔招生,为高中学段“保苗”;坚持各县中在县域范围内招生,严禁跨区域招生;严禁市区优质高中到县(市、区)掐尖招生。与此同时,严格管理民办高中招生细节与流程,核定招生计划,划定招生区域,规范招生宣传。此外,我市全面落实教育部“不得招收借读生,不得为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空挂学籍”的要求,严把县中学生“出入关”,严格审查非正常转学,并将监管延伸至义务教育阶段,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问责一起,构建起“属地招生”的制度保障,营造了区域教育公平公正发展的良好生态。


3. 学科基地,集体攻坚


南通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,强化学科基地建设对县中的带动作用。我们出台了《南通市学科基地学校工作条例》《南通市学科基地学校考核办法》,聘请专家担任学科基地学校学术指导教师。历经27年的实践,现在南通的学科基地已经实现高中、初中、小学各学段以及语文和数学等各学科的全覆盖。2013年,市教育局在原依托“县中”建立的高考9科学科基地基础上,引入竞争机制,整体扩充了学科基地数量。目前每个学科设有两个基地,分布在18所学校,这些学科基地围绕学科建设,具体开展全市学科教学研究、考试命题研究、学科教师培训等活动,通过主题研讨、竞赛观摩、经验介绍等途径,年均开展各类市级教研活动100次以上,真正做到将教学研讨与经验推介融为一体,发挥了“课改连接、课改示范、平台展示、智力支持”的重要功能,让更多高中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。

 



分类施策,因地制宜探索育人有效模式

 

南通支持不同类型县中把准自身发展定位,有效激发内驱力,加快特色项目建设,增强学校的“内功”和“软实力”,因地制宜地探索育人有效途径。


1. 分类办学,精准指导


为破解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单一的局面,南通市按照“立足实际、精准定位,错位竞争、共同发展”的发展思路,探索构建起“高品质高中、特色高中、综合高中”共存的办学格局。根据生源实际,我们将县域的普通高中分为三类,建成“3+1”共研共享体系(“3”是指三个类别的生源学校,“1”是指承担“创新人才”培育任务的学校),分别组建同类生源“联盟校”共同体,并落实专人牵头定期开展共同体研讨交流活动,分享课程资源和经验做法。共同体的建设旨在帮助每一所学校以问题为导向,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;以内涵建设为重点,培育学校办学特色,实现共同体学校取长补短、资源共享。


目前在南通,无论何种类型的普通高中,均全面建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,建立并实施三年一贯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;通过加强学生选课指导,强化学生职业体验,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与参考。同时,市教育局整合市、县(市、区)教科研部门的力量,常态化开展对不同生源类型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、视导、诊断与个性化指导,形成“教学-诊断-改进”的螺旋上升发展机制。


2. 项目引领,激发动能


实现县中高质量发展,外部教育生态的优化是外因,学校内部管理的挖潜是内因。我们通过实施市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,激发学校发展动能:坚持“以特色项目创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,以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学校特色发展”,每年评选公布一批南通市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,以评促建,加快形成全域高中“一校一品”的特色发展格局。


各县中创新实践,实施精细化管理,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管理制度的迭代升级,呈现出“灵活守正”的制度适配生态。


一是扁平高效的管理架构。全市各县中均建立了年级部管理机制,分管校长既分管条块,也蹲点年级,实现了“线面融合、条块联动”,提升了管理效能。


二是灵活应变的分层教育。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,各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班级特点实施分层教学,在选课走班时实行两轨制或三轨制,提高教学的针对性。同时,为学生专门建立档案,随着学生的进步逐级进行档案交接,以便给学生提供更为适切的帮助。如江苏省如皋中学摸索形成“三制一体”的创新班(拔尖人才)培养模式,“三制”指“导师制”“项目制”“协作制”,“一体”指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、多层次一体化发展。


三是融入日常的教育科研。我们倡导全体教师开展基于学生、源于课堂的“微课题”研究,把教育科研自然融入日常教学,促进了教师研究成果的生成和转化。如江苏省海门中学的教师专注于“物理特长类学生的教学模块重构研究”,将竞赛辅导和物理教学高度融合,物理学科教育质量一直高位走强,连续15年均有学生进入国家奥赛冬令营。


3. 聚焦课改,联动推进


为更有效地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,南通建立了纵向分级领导机构和横向课程改革联动机制,强化市级统筹与指导推进,协调区域同步与上下联动,确保改革一贯到底不走样。


其一,以组织为保障,赋予改革生命力。市教育局整体谋划和系统推进,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纳入课程改革领导机构职能;各县(市、区)和学校定期研讨改革面临的问题,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,实现了市、县、校联动。


其二,以标准为引领,构建课堂新样态。南通坚持“以评价驱动育人方式改革”的总体思路,率先在优质普通高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试点,提出“立学课堂”教学评价“12条”,尤其是在“教师的教”评价指标中,单列“价值引领正确”这一评价标准,旨在有效促进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,引导教师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科育人的行动自觉。如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提出“立学课堂之345课堂”海中样本,在新课标和新高考背景下,主动推进课堂改革、转变育人方式。


其三,以典型为示范,推动经验全辐射。为鼓励高中教师投身学科育人研究,更好地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我们面向学科教师评选德育工作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及新秀,启动德育名师工作室建设;在全市选树学科育人典型,遴选37个学科德育基地,立项学科育人专项课题70项,各基地学校先行先试,定期研讨总结。如江苏省如东中学长期坚持对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,常态化邀请军事科学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登门授课,曾获得“国家安全教育中学示范基地”“‘明理·守责’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基地”等称号。我们在该校举办了高中学科德育现场会,推介学校的创新做法,实现了典型引路、示范辐射。

  



优化环境,丰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土壤 

 

良好的环境是保障县中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南通十分注重弘扬崇文尚学、尊师重教的传统,以此凝聚推动县中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
1. 以示范区创建引领属地自觉担当主责


南通是省市共建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单位,我市以推进教育现代化、江苏省星级普通高中及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为契机,从市级层面设定建设标准、建设时限等框架要求,强化项目引领。南通将县中教育纳入市政府对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内容,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、当年重点任务、存在的突出问题等,动态调整年度考评指标。同时,强化考评结果运用与整改落实,市委市政府将考评结果纳入对各县(市、区)的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,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担当与行动自觉。由于各地党委政府全力保障普通高中资源建设,“十三五”期间,南通实现了全市县中标准化建设的提质升级,县(市、区)之间、校级之间办学条件基本均衡,消除了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。例如:启东市着力创设初高中一体化教育体系,从培训、培养初中校长入手,让初高中在教育目标、教育理念、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度融合,实现教育教学的一致性、连贯性、层递性和系统性。


2. 以各类教育并进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筑基


我们通过贯通各类教育,在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优化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环境。一方面,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为县中优质特色发展创造前提。南通各县(市、区)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深化义务教育联合办学,以集团化办学、结对共建、教育共同体等方式,优化义务教育资源供给,为县中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。另一方面,创新发展职业教育,系统规划人才培养。南通坚持项目带动,先后通过实施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“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”项目、“现代学徒制”试点等项目,鼓励职业学校创新发展,提升服务能力,形成了“一校一策”“校校有优势项目”的职校齐头并进发展态势,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优化,为学生的多元选择提供了更多优质空间。


3. 以教师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本


教师是县中持续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资源”。在长期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中,南通各县中形成了“师风正、教学好、留得住”的教师队伍特质。


一是优化县中师资配置。南通市整合资源,建立总量3980名的市级教师编制“周转池”,实现师资配置动态化管理。南通各县(市、区)在基础教育生师比总体达标的前提下,适当优化普高生师比,有的县(区)甚至达到8﹕1。各地党委政府主动作为,创新机制、加大投入,吸引优秀人才到县中任教。市政府督导委动态监控各地教师配置,以“通报”或“提醒函”形式发至各地,推动互相借鉴、配足配优县中师资。


二是建立教师梯队发展机制。南通实施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“1115”培养工程(在全市中小学遴选和培养10000名左右骨干教师、1000名左右卓越教师、100名左右教育家型教师和50名左右领航校长)。在明确县中校长、教师占比及学科均衡分布要求的基础上,通过周期梯队滚动培养,形成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梯次明显、质量较高的县中骨干教师队伍。各县中同步做好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。如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以解决新教师教学能力问题为关键,采用“基于青蓝结对、成长于共同体、锻炼于竞赛平台”的方式,开展针对新教师的系统培养。


三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。我们通过制度性安排,每年评选“市政府园丁奖”“感动南通·教育人物(群体)”等,发掘师德典型,讲好师德故事;在教师培养培训、职称职级晋升、教师工资待遇、表彰激励先进等方面,通过优秀人才激励机制、职称职级晋升及待遇向农村倾斜等措施,努力提升县(市、区)优秀教师尤其是县中教师的归属感与幸福感。在义务教育阶段均已落实了课后服务补贴标准的背景下,针对县中教师在校工作时间较长、课务较重的现实状况,地方政府统筹安排,建立了合理的高中教师延时工作津贴制度,完善考评办法,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。


(本文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局长)



2期文章回顾
 


张志勇 | 深刻认识县中振兴的战略格局意义

蔡润圃 | 山东烟台:整体统筹,推进全域县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

张   磊等 | 首创冬奥学校,张家口宣化二中这样开展冰雪运动


文章来源:

《中小学管理》2022年第2期 · 本刊视点

文章编辑:杨晓梦

微信编辑:杨晓梦

微信设计:新媒体运营部


注册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
办公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
邮      编:100120
网      址:www.zxxgl.com
投稿邮箱:zxxgl@bjie.ac.cn;请勿一稿多投!
邮件主题: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
稿件查询:010-82089176
邮发代号:82-372(国内) M4238(国际)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ISSN 1002-2384(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)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CN11-2545/G4(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)


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